現(xiàn)如今最大的的國際社交網絡是Facebook, Twitter,和LinkedIn三大主流占了主導地位,以及近期迅猛發(fā)展的Google+,如果Tumblr(一般我們把它認為是輕博客的一列了)也 能算作社交網絡的一部分的話,Tumblr也是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場的。但是,如果我們回溯到2004-2005年,上面列出的也還只是社交網絡的小腳色, 只能算是起步的階段。那個時候占主導地位的社交網絡應該是 Friendster, LiveJournal 和MySpace。但是,當年的這些一時熱門的社交網絡是怎樣走向了沒落,前面提到的那些新生派又是問什么會突然崛起呢?也許,這些巨大的轉變我們會難以想象。
Myspace
MySpace誕生于2003年,在Facebook占有主導市場之前,MySpace算得上社交領域市場份額最大的社交網絡了。在美國市場上,雖然沒有昔日的彪悍角色,Myspace的占有率仍然是不可小覷的。在2007-2008年期間,Myspace達到了它的黃金頂峰時期,News Corp公司擁有的MySpace市值大約為12,000,000,000美元。但是在今年6月份,News Corp公司以35,000,000的價格將MySpace賣給了新主Specific Media,當然News Corp公司持有其5%的股份。
下圖是2004至今的Myspace的用戶數(shù)量變化趨勢圖:
下圖是2009年至今的MySpace流量趨勢變化圖:
關于更多的MySpace歷史信息,您可以查閱維基百科相關信息 MySpace at Wikipedia。
Friendster誕生于2002年,然后迅速發(fā)展僅次于MySpace的美國社交網絡,作為更加現(xiàn)代化的社交網絡,F(xiàn)riendster在很多美國以外的地區(qū)都是很受歡迎的,比如用戶最多的亞洲,特別是東南亞,F(xiàn)riendster在這些地方有恨龐大的用戶群體。不過今年5月的時候,F(xiàn)riendster以社交網絡的身份變身為社交游戲了,或者說是更加專注于社交游戲服務了。
下圖是2004年至今的Friendster用戶數(shù)量變化趨勢圖:
下圖是2009年至今的Friendster流量變化趨勢圖:
更多信息您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相關資料, Friendster at Wikipedia。
LiveJournal誕生于1999年,屬于是比較早的時期了,畢竟互聯(lián)網的興起是在1995年左右。最初,LiveJournal是以博客的形式提供社交服務的,在很多方面來講,LiveJournal可以說是社交網絡的一個先驅者。就像去年的熱門電影《社交網絡》中的角兒Jesse Eisenberg一樣,他就是在LiveJournal上面寫自己的博客的,電影中的場景發(fā)生在2003年。
在被俄羅斯的一個公司SUP收購幾年之后,LiveJournal的總部由美國直接搬到了俄羅斯。
下圖是2004年至今的LiveJournal用戶數(shù)量變化趨勢圖:
下圖是LiveJournal2009年至今的流量變化趨勢圖:
更多信息您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相關資料:LiveJournal at Wikipedia。
“打住,我們并沒有滅亡”
也許在某些人的眼里,這幾個社交網絡公司已經接近滅亡了吧。當然不是這樣了,雖然他們沒有昔日的龐大,但是他們還是有成千上萬的用戶。就像一些好萊塢的演員一樣,他們不可能永遠輝煌,只是曾經輝煌過而已。
所以,有這么一句話:我曾經很輝煌,我曾經是明星,那就夠了。
豫公網安備41018402000614號